中国首个电子烟公共健康影响报告发布,近七成烟民改用后健康状况改善

《电子烟管理办法》和《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即将实施一周年。根据新政策的要求,中国只允许销售烟草风味的电子烟产品,需要持有生产和零售的全过程证书,电子烟产业已进入标准化发展的新时代。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小组发布了《中国电子烟用户特征及公共卫生影响报告(2023)》。该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蔡玉阳主持,覆盖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总样本2000人。是新政后第一个关注电子烟用户公共卫生影响的研究成果。

蔡玉阳说:“中国约有1690万电子烟用户,这些用户在过去一年的使用行为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本研究描绘了国内电子烟用户的肖像,并进一步研究了该群体对电子烟健康影响的认识和对电子烟国家标准新政策的看法。”

电子烟用户学历高,90%是老烟民

调查发现,国内电子烟用户主要接受高等教育、中高收入和非体力劳动者,89%的用户具有大专以上学历;61%的用户月收入超过7000元。

与此同时,中国92%的电子烟用户都是老烟民,即先用卷烟,再转向电子烟,表明电子烟对非烟民的吸引力较小,“门户效应”不明显。

“此前,公共卫生界担心电子烟将成为非吸烟者的‘第一口烟’,”蔡玉阳说。“这项调查发现,电子烟的用户主要是传统吸烟者,这与2020年中国疾控中心在《柳叶刀公共卫生》杂志上发布的结果是一致的。”

改用电子烟后,近70%的用户自报健康改善

研究重点关注电子烟使用对吸烟者健康的影响。统计数据显示,68.1%的人从卷烟改为电子烟后,报告说他们的整体健康状况有所改善,其中18.6%的人认为 49.5%的“明显改善”认为“略有改善”。

中国首个电子烟公共健康影响报告发布,近七成烟民改用后健康状况改善

研究发现,国家标准电子烟产品的使用行为与症状的改善有关。鉴于咳嗽症状,30.3%的国家标准产品用户自报改善,只有23.9%的非国家标准产品用户表示症状改善。此外,咳痰、咽痛、牙齿和手指发黄、呼吸、口干、口苦等症状也表现出类似的比例。

报告称,自2022年10月起实施的国家电子烟标准对潜在有害物质和添加剂的使用作出了更严格的规定,因此国家标准产品的安全性可能更高。

中国首个电子烟公共健康影响报告发布,近七成烟民改用后健康状况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约1%的用户报告说,使用电子烟后,他们的身体状况恶化,主要表现为口干和口苦。研究小组认为,雾化液中的甘油和丙二醇具有吸水性,可能导致粘膜干燥和口腔不适。同时,86%的电子烟用户同时使用卷烟和电子烟,需要进一步研究双重使用对其健康的影响。

只有40%的电子烟灰用户使用国家标准产品

研究发现,只有40%的电子烟用户主要使用国家标准产品,而非国家标准产品占据了当前电子烟市场的主流,表明电子烟灰产业链规模巨大。

中国首个电子烟公共健康影响报告发布,近七成烟民改用后健康状况改善

在最近使用的非国标产品中,88%是换弹调味电子烟,其中通配水果/薄荷味烟弹最多,占37%。

同时,调查还发现,用户普遍对电子烟监管政策了解不多。比如“除烟草味外禁止销售调味电子烟”的知晓率只有40%;近10%的用户根本不了解监管政策。

水果味等非法产品通过黑市流通,对消费者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蔡玉阳建议,监管机构应遵循国家电子烟标准和《电子烟管理办法》,加强对电子烟灰产业链的打击,防止非法产品泛滥,防止危害公共健康的事件。

专家观点:使用国家标准电子烟后,“老烟民”症状的变化值得关注

根据报告,电子烟用户报告的健康状况与使用香烟相比有所改善,国家电子烟标准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用户的使用行为。同时,蔡玉阳还建议,研究数据需要进一步验证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

根据本次调查,《报告》提出了5点专家意见。

  • 积极看待烟民减害诉求,探索减害战略的应用可能性,以公共卫生风险最小化为原则。
  • 电子烟仍有健康风险,严禁未成年人接触和使用,不得在禁烟场合使用。
  •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避免安全不明的非法产品泛滥。
  • 注重科学知识教育,提高用户对电子烟的认知和相关健康素养。
  • 对毒理学、细胞、动物、临床和流行病学进行准确的研究,探讨电子烟的长期影响。

蔡玉阳认为,应根据科学证据进行进一步的健康经济评估和分析。同时,要注意双重用户的健康风险,进行更多的临床实验和更长周期的跟踪研究,了解电子烟的公共健康影响。(来源财经协会)

微信咨询客服:pppooo333222000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